接上篇,买了一个拓竹P1S,真的值回票价。目前已经工作了快700小时,按照每小时1000日元来算,也是产出了近七十万日元的成果,稳的一批,几次问题都是我个人造成的。
这期间主要成果物是一架泰坦飞爪,一辆三号坦克,一辆虎式坦克,一辆山东孔夫子234/2,当然还有各种其他小玩意。费劲调配零部件升级的卧龙最近基本没动,因为没空解决那个令人费解的归零位置不稳定的问题,嗨有打印PETG时间长了会死机问题。简单地说,拓竹H2D出来之后,连打印面积的优势也没了,倒是不至于拆解报废,但是之前还打算用前几代打印机剩下的配件再装几台卧龙的打算就完全没了,现在每个月都有大量产出的情况下p1s大部分时间都在待机,更别提卧龙了。倒是为了打印车轮,V0.2这个月工作了50个小时,要知道它之前总共才工作了80小时。
想更效率的产出,把三叉戟整备好倒是有一些必要,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3倍速,这种效率的提升还是很有帮助,因为打坦克这类大件确实耗时甚久,有的时候打印出来了却忘了当时想干什么。
然后刚才猛然意识到,从2013年开始玩三弟打印开始,竟然从未推荐过任何周边产品,要知道我甚至推荐过很多健身的东西比方说蛋白粉。(说起来WordPress的插件里面的key都过期了,刚才想插入推荐广告都报错)
首先推荐一个能粘接PETG的胶水,这个胶水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强度问题,因为打印坦克这类可能会在室外暴晒的模型,必须使用PETG或者ABS,PLA是不行的。而且PLA很贵,ABS的打印条件又更复杂,不是每个人都有拓竹可以用。这款胶水我测试非常满意,有点把PETG材料表面融化把两个物件焊接到一起的感觉,强度非常高,适合负重轮之类的场景。https://amzn.to/3Hmhe99
其次是推荐一个PETG材料(https://amzn.to/4kK1xa3),是目前亚马逊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没有之一。考虑到日本国内运费的昂贵,这个价格有点神奇。打印出来的质量也非常好,几乎不拉丝,在PEI板上也粘的很稳,整卷都没有翻车。这里面有两个技巧,一个是首层的高度一定要先校准好(针对那些没有自动校准的机型),另外一个是备一副手套,只要是接触PEI板,就一定戴手套操作,这样可以防止油脂粘到板上造成翻车,我一直保持这个习惯,因为打印件会不断地将PEI板上的附着物带走,以至于现在经常因为粘接力太强而困扰。
有推荐也就有避坑,这次介绍两个坑,一个是天瑞的高速PETG黑色,不知道是成分有问题还是怎样,很难从PEI板上拿下,粘的太牢固了,特别是薄工件,有可能会把首层的一小部分留在PEI板上,那这个件就废了。天瑞的其他材料都很好,特别是PETG-CF黑色(https://amzn.to/43UWw95),我一直在用。另外一个坑是EDDY传感器,比较难调试,不建议买EDDY Coil,一定要卖可以温度补偿的版本。上文里提到的自动校准喷头与床面的高度,就是用这种传感器。在没有温度影响的情况下是非常准的,但是像300mm这样的三叉戟床面,室温和70度(PETG用)之间的形变超过0.1mm以上,就必须有温度校准不然偏的比较离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
除了打印,还在研究如何继续活用CNC,因为现在改的实在太半吊子了,完全达不到三弟打印的完成度,特别是没法跟拓竹比。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改更先进的控制系统,之前一直认为要用mesa板,但是日本没有,而且国内很少有人用,也买不到便宜货,不像马车三这种淘宝低到十几块一片。一度考虑用多个并口板组一个能控制伺服的系统,嗨有光栅尺一类的神奇玩意儿,这主要是因为我开始用grok和chatgpt,他们给我的建议非常有趣,之前升级三叉戟到罐头公交车就是它们的杰作,其中一个(我忘了是哪个)知道我有多个控制板之后,建议我用两张(因为单片接口不够控制5个步进电机),后来看也确实是可行的。
在搞了一个很复杂的并口方案并准备实施后,突然想起ethercat这个接口。在哔站上看了一些视频之后发现,因为雷赛的存在,这个接口的伺服电机和驱动便宜得很,如果上咸鱼的话就便宜的惊人了(750w 400块一套)。而倍福(beckhoff)的终端和IO我以为很贵,在咸鱼上也是白菜价,而且!后来又在雅虎上找到欧姆龙的二手货,价格跟咸鱼上的倍福有一拼,于是开始向AI询问以太猫的可能性,妹想到比奇葩多并口方案简单很多。比方说,光栅尺的io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因为雷赛的驱动直接就可以接。因为使用了伺服,电源就可以直接走200v(日本住家基本都有两根火线,相间电压就是200v,一般是给空调微波炉用的),又省去一个步进电机的直流电源问题。一切显得空前容易,甚至连控制板这个东西都没了,任何一个有网口的能跑Linuxcnc的笔记本都可以,之前并口时代必须要满足并口和计算能力,所以一般是特定的某种台式机,还要拖个显示器出来。
上面的内容是最近几周内的收获,现在就等把小铣床的主轴皮带驱动轮改好,之前用成品扩孔失败了一个,车的太大了……搞定这个之后,就开始研究如何把1605或者1204之类的丝杠装到铣床上,然后才有伺服电机的可能性。可能会用到角磨机,因为要把螺母加工到能放进拖板的程度。嗨有就是需要做个L型的转接件,把标准的电机座装到从未考虑过数控这个概念的拖板上去。从2019年入手第一台铣床到现在已经6年了,用标准件彻底完成改装应该是个靠谱的方案。这次为了稳妥,我嗨准备对铣床进行建模。
——————————————————————————————————————————————
上面说到要对螺母进行角磨机工作,这个真的是费力而且非常危险。之所以要用角磨机,是因为丝杠都是硬化过的,一般的铣削根本无法胜任,只能用最笨的办法。
但是有没有可能用快走丝甚至慢走丝进行加工呢?答案是可能的。从最初萌生这个念头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中间搜到过不少半途而废的方案。这次应该比较靠谱了,不信各位自己去看:https://github.com/G-EDM
简单地说,这个方案是用grbl进行了改编,用了成品可编程电源(modbus),也用到了嘉立创的海外版pcbway,相较于其他贵的离谱的diy电源方案,这个方案的控制板和火花板是开源的,从pcbway就可以订货(只是一次必须5片以上),一套50USD左右。机架结构的设计也基本完成,而且有两套!一套是1605丝杠组成的,一套是双TR8丝杆组成的,覆盖高中精度。目前送丝的机构设计已经成熟(非常有趣的设计),收丝机构还在摸索中,最新的进展是用闭环步进电机在扭矩模式下工作,这个非常妙。
不过这个计划还是略远,有那么一点点不成熟,而且里面的金属件加工还是需要一台能工作的cnc,也就是说要先完成小铣床的皮带轮改装。